当我们讨论一所大学时,我们讨论的似乎早已不仅是那座校园。大学所处的地理位置、学校能带来的人脉和资源、就业机会等因素,被越来越多的考生和家长精打细算地纳入了考核范围。其中,地域因素被抬升到了远远压过学校本身的高度。网络上有个相关的热议话题: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否应该迁校?有人认为,“合肥这座城市交通不便,产业落后,没法吸引人才,委屈了中科大这所名校”。换句话说,如果中科大离开合肥,迁往更一线的大城市,肯定会有更好的发展。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北京迁入合肥。/图虫创意毕竟,人才都往大城市跑了——在越来越多人看来,“考上了985大学,要不要去读”和“考上了非北上广地区985名校,要不要去读”,已经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问题。那些身处在非一线城市的大学,难道不该也往大城市里跑?
新中国成立初期,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方兴未艾,后备力量明显不足。1958年初,有科学家提出“以中国科学院的科研力量为基础,采取‘全院办校,所系结合’的方针,创办一所新型的社会主义大学”,以此来改变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相割裂的状态,弥补当时尖端科技人才的紧缺。同年9月20日,我国开启了这一次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新尝试——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。校如其名,中科大摒弃了当时我国高等教育照搬前苏联模式的做法,在系科专业设置上实行理工结合、科学与技术结合,力求填补国内高校在新兴科技领域的空白。在学校设立的13个系41个专业中,诸如核物理、空间技术、计算机技术、无线电电子学、自动化等,都属于当时科技发展的最前沿领域。建校第二天,《人民日报》报道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成立,将其称为“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的一项重大事件”。中科大校园最早孕育于北京,据当时学校的学生、后来的教授范维澄回忆,当年首届1600多名中科大新生中的大部分人没来过北京,同学们都渴望亲眼目睹天安门,切实地感受首都北京。所以,当大家乘车从北京火车站前往学校时,他们会有意识地经过东西长安街。看到天安门时,学生们会一起鼓掌欢呼,在那样一种氛围之下,每个人都满怀着对尖端科技的憧憬,怀着对未来的希望。而沿着长安街延长线继续往西走,便来到了位于玉泉路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。 1958年9月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届学生入学(玉泉路校区)。
建校第二年,中科大就被列为全国16所重点大学之一,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全国重点大学。中科大的前三届学生中,后来当选为“两院”院士者有29人,在全国高校同期毕业生中名列第一。到1960级的学生走出校园时,该校共培养了4710名毕业生,有85%分配在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工作(学校当时实行五年学制)。可到了1966年,1961级学生却迟迟没法毕业。在他们离校的关口,“文革”波及到国内各大高校,大学的教学、科研、招生等工作停止。1963年中科大首届毕业典礼。/wikipedia当年11月,《中共中央关于高等学校下放问题的通知》要求位于首都的13所高校,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、北京农业大学,北京地质学院等在内,必须立即迁出北京,以此实现国内高校的分散与下放。彼时,方才冉冉升起、还未满10岁的中科大,就这样迎来了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。
雪中送炭的合肥,若即若离的中科大
离京是必然,在哪儿着陆随之成了中科大的一个悬而未决的心病。为了选地新校址,校方曾到湖北、江西、河南、安徽地考察商谈,但好几次都是以闭门羹收场:湖北以“沙市已有中科院五七干校,无合适地方容纳中科大”为由,婉拒了这一请求;江西明确表示不能接收中科大;河南南阳也提出没有接收一所大学的能力。七十年代中后期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师生正在参加义务劳动。/安徽老图片馆相比之下,安徽对中科大的到来做出了热情的回应。迁校相关工作人员先是到了皖南宣城,但由于当地交通不便,不适合建校,一行人又辗转到了西边的安庆。安庆濒临长江,有文化底蕴,加上能空出一所中学宿舍作场地,不失为一处安身之地。1969年底,中科大开始了这场浩荡悲壮的大迁徙。可搬来安庆还不到一年,起居环境、饮食条件等弊端随着人数的增多而显露。窘境之下,合肥为中科大铺开了一条路。2019年10月20日,安徽省合肥市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校区六十周年校庆主题雕塑。/图虫创意
尽管合肥并非中科大的“初恋”,但对待这位来自京城的客人,合肥给予了亲人一般的待遇。为了腾出住的地方,合肥师范学院和银行干校被迁走;在当年电力不足的情况下,中科大被保障为优先于政府的供电单位;合肥冬天寒冷但不集中供暖,中科大却有专门开放暖气的待遇。作为直属中科院的高校,中科大由教育部、中科院和安徽共建,接收三者相同比例的经费支持。多年来,安徽一直在为中科大科研发展默默烧钱,其待遇之优在省内找不出第二个。
2018年7月25日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人员正在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中控室监测HLS-II启动恒流运行。/图虫创意
1984年,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在合肥成立,这是我国首个国家实验室。在全国共仅有的20座国家实验室中,合肥坐拥了4个。1998年,教育部决定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,中科大位列其中,成为国内最强高校队伍“C9联盟”的成员之一,合肥也由此争取到了宝贵的985高校资源。中科大的南迁,顺理成章地将中科院的种子播在合肥的土地上。20世纪初,中科院合肥分院成立(后整合为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),各类研究所陆续落地,极大地强劲了合肥的科研实力。如今,合肥是继上海之后的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。诸如科大讯飞、人造太阳和量子通信干线中心等孕育于合肥的科技成果,也成功地反哺了当地经济的发展。站在今天回忆往昔,当年拒绝了中科大的几座城市,不知该有多懊悔。高校林立的湖北,好歹有实力硬气地回一句“不后悔”,但均仅拥有一所211高校且水平不算突出的河南和江西,在高等教育方面被安徽拉开的差距,可不是一般的大。更别说由此带来的经济发展和机遇的差距了。
对不起,城市拒绝背锅
至少当所谓的“中科大没落”、“中科大若不迁出北京会有多强”等话题出现时,湖北、江西和河南不用像安徽那样背黑锅。城市发展与当地高校发展是两个共生共存的部分,在大多数人看来,实力相当、相辅相成是两者间最好的状态。落后于东边的江浙沪,也比不过内陆的武汉长沙,合肥在GDP体量、交通发展等方面都难掩尴尬,加上地域情结的催化,“合肥拖累中科大”的伏笔从此被埋下。比如,中科大在合肥遥遥领先却很孤单,它没办法像清北、复交那样在交流中获得足够的碰撞与多元化。而论实习就业资源、沟通交流平台,合肥能提供的机会也远不及北京上海。读大学、找工作,非一线大城市不去的人越来越多。/《北京女子图鉴》
早在1979年,13所外迁高校有的陆续迁回北京,有的实行外地与北京两地办学,中科大也多次申请回京,但都没有成功。后来,校方做出过将中科大搬至上海、苏州的打算,也仍未被这两地接收。若非囿于客观条件,中科大自身一度想离开合肥,前往更大的城市。对外界的学生和家长来说,大学再好,城市不够好,足以成为他们打退堂鼓的理由——长久以来,地域被人们当成了考量一所高校“值不值得读”的先决条件。但一边被人们感叹地理位置不够好使其“太委屈”、“太凄凉”,一边被敬而远之的中科大,其实在国内并不孤单。深居内陆的兰大、远在东北的C9高校哈工大等,常常陪中科大稳坐所谓“中国最憋屈大学”的宝座。前者被调侃“流失的人才可以重建成清华北大”,后者则被称作“考砸了也能进的985老牌名校”。照这么看来,同理可得兰大在兰州,哈工大在哈尔滨——俩城市都不够一线,分数允许的话,这边不建议您报考哦。
“中国最憋屈大学。”/图虫创意
关于求学求职,似乎越来越多的人都打着“到大城市才能开眼界、才能接触更好的资源”的口号,疯狂地往北上广深扎堆。但如果把自己的一切发展全寄托于城市,这样的眼界也是够狭窄的。世界顶级名校哈佛和麻省理工不在纽约或洛杉矶,而坐落于小城市剑桥,耶鲁在纽黑文,普林斯顿在新泽西……类似的很多欧美名校并非依托于大城市,有的甚至还被调侃为“村校”,有谁能说那些学校被区位条件拖垮,那里学生的发展因此受局限了?国内有太多教学质量过硬、科研氛围浓厚的好大学,其实并不是被地理位置拖累,而是被这一客观条件下过于单向的人的流动,以及由此带来的差距和鸿沟埋没,它们逐渐陷入“好的越好、差的越差”的恶性循环。“城市还是学校”的争议至今依旧悬而难决,但能够肯定的是,若天平始终倒向城市那边,受害者可就不仅是一所两所高校了。
参考资料:
1.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缘何内迁合肥,王能玉,江淮文史,2010
2.中科大南迁合肥始末,丁兆君,柯资能,陈崇斌,丁毅信,教育史研究3.地方高校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,邵仲岩,黑龙江高教研究,20054.大学与城市互动关系研究,中国高等教育学会,中国教育科研参考,20165.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背景与筹备过程,中科大档案馆6.中国科学技术大学“文革”冲击与迁校合肥,中科大档案馆7.合肥入选全球科研城市五十强 高定位建设国家科学中心,合肥晚报,2019